|
一、鐵路投資
1、2015年鐵路投資要保持在8000億元以上
3月5日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,2015年中國鐵路投資要保持在8000億元以上,新投產里程8000公里以上。這是連續三年鐵路建設投資保持高位增長,在國際經濟持續低迷的大環境下,鐵路建設持續發力究竟有何深意?
按照規劃,“十二五”期間,中西部國家鐵路建設投資1.85萬億元、投產新線2.3萬公里,占比分別為72%、77%。但“十二五”前3年,中西部地區完成建設投資1.15萬億元、投產新線7000公里,占比分別為72%、58%,投產里程低于目標。因此,中西部鐵路安排建設投資和投產新線比例進一步加大,占比分別達到78%、86%。
2、鐵路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傾斜
鐵路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傾斜,使巨大的內需得到更多釋放。可以預見,新增的8000公里鐵路運營線大部分將集中在中西部地區。爭搶上高鐵項目已成為2015年兩會期間的一大亮點,先有河南的“米字形”布局引起高層濃厚興趣,接著全國省級行政區中面積最小的寧夏也提出要上高鐵項目,并打出了“老少邊”地理區域牌。國家把鐵路建設的重點放在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,目的十分明顯,就是要讓中西部盡快搭上經濟發展的快車道,縮短與東南部的差距,其實質還是改善民生。
3、各地出政策,忙投資
安徽將吸納社會資本投資建鐵路
2020年前,安徽省每年安排不低于3000畝新增建設用地指標,專項用于鐵路沿線綜合開發,收益全額用于省級鐵路建設資本金。同時,有效利用各類金融資源,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鐵路建設。
黑龍江未來鐵路總額將達1200億
黑龍江將多條鐵路已列入鐵路建設計劃,未來將有1200億的投資。
長三角鐵路建設再掀高潮 計劃完成建設投資559億
2015年長三角鐵路建設繼續保持良好勢頭,全年計劃完成建設投資559億元,確保6個項目開通和12個項目開工建設,開通運營里程超過1200公里,屆時長三角鐵路運能、運力將得到大幅提升。
二、投資效應
1、為鋼鐵、水泥、電子、機械等相關產業帶來訂單
8000億元鐵路建設投資能產生多大輻射效應。眾所周知,鐵路是一個上下游極廣的產業鏈,尤其是高鐵,更是一個高端產業鏈。建設鐵路,可以直接帶動與之密切相關的鋼鐵、水泥、電子、機械等相關產業。鞍鋼、寶鋼就從高鐵建設中收獲大量訂單,維持了正常生產。鐵路建設的潛在效應還在于,可以刺激已經低迷了好幾年的房地產市場。隨著高鐵站如雨后春筍般出現,一些新興城市、經濟區相繼建成,原本荒蕪的土地得到了開發利用,由此帶動了附近房地產的增值。可以預見,隨著8000億元鐵路建設投資的兌現,2015年中西部地區新農村、新城鎮建設將得到加速,“四個全面”的戰略將得到進一步推進。
2、“一帶一路”為建筑、高鐵、核電設備、航運港口、鋼鐵等帶來福音
“一帶一路”是眼下最火爆的熱詞,這不僅是一個重啟古老陸地商路的大膽策略,更是一個國家經濟繁榮、產業復蘇的偉大戰略。為什么要建路?因為有了路才能走出去,有了路才能引進來,有了路也就等于擁有了通道、有了聯系。這也是兩會上,關于8000億的鐵路投資為什么會成為各委員們爭奪的大蛋糕之原因所在了。
隨著中國官方正式發布“一帶一路”行動文件,2015年中國有望迎來第四次投資浪潮。2015年由“一帶一路”拉動的投資規模或在4000億元人民幣左右,拉動GDP增長0.2個百分點左右。一帶一路戰略涵蓋26個國家和地區,將產生21萬億美元的經濟效益,最大的市場將產生最大的投資機會。
預計隨著方案的出臺及后續政策的落地,我國制造業、基建行業以及建筑、高鐵和核電設備、航運港口、鋼鐵等將迎來重大市場機遇,這對于以大宗貨源為依托的鐵路來講,更是多年未見的歷史機遇。據統計,目前累計擬建、在建投資規模達到524.7億美元,主要集中在中亞、南亞等地區,投資的方向更多以能源、鐵路、公路等基礎設施為主。按照各個項目的投資周期預估,2015年“一帶一路”海外投資規模或接近170億美元。
3、總理“推銷”高鐵的回報在逐步顯現
在訪問非洲或其他發展中地區時,李克強總理經常“推銷”中國鐵路企業的技術和產品。李克強總理海外助推中國鐵路的收益創下歷史記錄,如今,他的努力開始“結果”。彭博社表示,2014年,中國四大鐵路裝備和建設公司都獲得高利潤。2014年,中國南車凈利潤53.15億元,同比增長27.61%;中國北車凈利潤54.92億元,同比增33.03%。中鐵公司凈利潤104億元,同比增10.51%。中國鐵建凈利潤113.43億元,同比增9.65%。
2014年,中國公司在鐵路領域對外累計簽訂合同額247億美元。中國南車、北車新簽的海外合同總金額超過60億美元,同比增長60%以上。其中,中國北車獲得的出口波士頓地鐵項目,是中國軌道交通裝備首次登陸美國。
隨著中國政府尋求出口支撐全球最大高鐵網絡的技術專長,2015年中國的高鐵收益將創新高。
三、鐵路用鋼
鐵路建設所需的鋼材品種涉及面很廣,數量很大,且對性能要求很高。如車站、隧道、橋梁等土建工程,需要大量螺紋鋼、線材、盤螺、圓鋼等建筑鋼材,基本占到了鐵路建設整體用鋼量的6成左右。此外,鐵路建設所需的專用鋼材,如鋼軌、鐵路彈性元件、鐵路扣件、防水材料以及車軸、車輪等,材料消耗也很大。根據各鐵路實際運量,我國鐵路建設主要使用60千克/米、75千克/米的重軌。除此之外,鐵路機車、車輛配套部件和與鐵路建設相關的裝卸車、推土機、叉車、建筑機械、鑿巖機械、挖掘機械等工程機械裝備所需的鋼材,主要是不銹鋼和各類優特鋼,如軸承鋼、彈簧鋼、齒輪鋼、工模具鋼等,用量也將大幅增加。
2015年,國家鐵路局將深化落實中蒙、中印、中巴已簽署的合作項目,積極參與推進中俄高鐵以及中老、中泰、中哈鐵路合作項目,發揮中美雙邊工作交流機制,實現經濟合作共贏。相信,中國鐵路早已作好規劃、整裝待發,以過硬的技術實力和滿滿的自信在國際市場構筑自己的宏偉藍圖,用速度闖天下,以優質走進“一帶一路”。并且李克強總理在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,今年中央預算內鐵路投資增加到4776億元,但政府不唱“獨角戲”,要更大激發民間投資活力,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更多領域。
據調研顯示,隨著高速鐵路和西部鐵路建設增多,橋隧比例提高,單位投資額鐵路建設用鋼量呈現增長趨勢。據近幾年的測算,每億元鐵路基本建設投資約拉動鋼材需求0.333萬噸。按此計算,2015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在8000億元以上,那么鋼材需求量約為2700萬噸。另外,“絲綢之路經濟帶”還將拉動汽車鋼、銅、鋁、角鋼等的需求量。
|